武夷山中
谢枋得〔宋代〕
十年无梦得还家,独立青峰野水涯。
天地寂寥山雨歇,几生修得到梅花?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,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。山雨初停的时候,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,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?
注释
谢枋得:宋末信州(今属江西)人,曾力抗元军,兵败后隐居福建。后被胁迫至燕京,绝食而死。
十年:宋德祐元年(1275),诗人抗元失败,弃家入山。次年妻儿被俘,家破人亡,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。
赏析
首句,“十年无梦得还家”,指抗元兵败的十年间从未还家。这里不说“未还家”,却说“无梦得还家”,简直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,可见其决绝之情。另方面,古代前朝的遗民,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,总是逃入深山以表示不臣服新朝政权。他的“无梦得还家”,正是表明前此十年之志:抗节隐居。这一句领起下文。决绝到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,栖息山间也就怡然自得了。
“独立青峰野水涯”,“独立”使诗人的高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,是诗人直冲云霄的气节,是诗人不可一世的风骨。“青峰野水涯”是眼前景, 奇峰挺秀,野水悠悠,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,但这又不是纯写武夷奇观,当年宋朝的河山,空旷,寂静,没有着落;
创作背景
诗写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,此时,信洲失守,抗元失败后作者已在武夷山中转徙十年,妻子和两个儿子被掳。诗写于隐居后期,东南一带的抗元烽火已被扑灭,元朝统治者正开始访求亡宋遗臣,收买汉族士大夫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缪钺等 ·宋诗鉴赏辞典 ·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7.12(2012.7重印)
简析
《武夷山中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为遗民诗。这首诗作于南宋亡后,诗人隐居在武夷山中,但国破家亡的哀痛始终不能忘怀,眼见祖国河山沦入敌手,反抗的呼声早已沉寂,他深深感到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凄清寂寞,孤苦无依。但其仍用严寒、抗冰雪的梅花来激励自己,表示永远要坚持民族气节,决不向敌人屈膝。全诗风格自然朴素不加雕饰,清旷之中又带着几分苍凉沉郁,深远绵长,发人深省。
谢枋得
谢枋得(枋:一说读fāng,一说读bǐng)(1226~1289年):南宋进士,江西信州弋阳人,字君直,号叠山,别号依斋,担任六部侍郎,聪明过人,文章奇绝;学通“六经”,淹贯百家,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,被俘不屈,在北京殉国,作品收录在《叠山集》。 115篇诗文 21条名句
一剪梅·漠漠春阴酒半酣
佚名〔宋代〕
漠漠春阴酒半酣。风透春衫,雨透春衫。人家蚕事欲眠三。桑满筐篮,柘满筐篮。
先自离怀百不堪。樯燕呢喃,梁燕呢喃。篝灯强把锦书看。人在江南,心在江南。
满江红·怀子由作
苏轼〔宋代〕
清颍东流,愁目断,孤帆明灭。宦游处,青山白浪,万重千叠。孤负当年林下意,对床夜雨听萧瑟。恨此生,长向别离中,生华发。
一尊酒,黄河侧。无限事,从头说。相看恍如昨,许多年月。衣上旧痕余苦泪,眉间喜气占黄色。便与君,池上觅残春,花如雪。(版本一)
(清颍东流,愁来送,征鸿去翮。情乱处,青山白浪,万重千叠。孤负当年林下语,对床夜雨听萧瑟。恨此生,长向别离中,添华发。
一尊酒,黄河侧。无限事,从头说。相看恍如昨,许多年月。衣上旧痕余苦泪,眉间喜气占黄色。便与君,池上觅残春,花如雪。版本二)
西江月·日日深杯酒满
朱敦儒〔宋代〕
日日深杯酒满,朝朝小圃花开。自歌自舞自开怀,无拘无束无碍。(无拘 一作:且喜)
青史几番春梦,黄泉多少奇才。不须计较与安排,领取而今现在。(黄泉 一作:红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