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判官幽谷种花
欧阳修〔宋代〕
浅深红白宜相间,先后仍须次第栽。
我欲四时携酒去,莫教一日不花开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幽谷种花,间隔栽种的花儿开得娇媚宜人,不分春夏四季。
我随时都要带着酒去那儿赏花,可不要让花儿有一天不开啊!
注释
宜:应该。
相间:间隔栽种。
须:需要。
次第:依次。
栽:栽种。
欲:想要。
四时:四季。
教:使,让。
简析
《谢判官幽谷种花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描绘花卉种植的美妙场景,指出花朵的颜色要搭配得当,红白相间、深浅适宜,且种植要有序,按季节先后次第开放;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随时都能赏花的愿望,他愿四季都带着酒去赏花,不错过任何一天的花开。这首诗以花为媒,表达诗人对自然风物和赏爱之情和与谢判官的友情,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之感。
欧阳修
欧阳修(1007年8月6日 -1072年9月8日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六一居士,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景德四年(1007年)出生于绵州(今四川省绵阳市)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。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(1030年)以进士及第,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,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死后累赠太师、楚国公,谥号“文忠”,故世称欧阳文忠公。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公集》传世。 1356篇诗文 1796条名句
南安军
文天祥〔宋代〕
梅花南北路,风雨湿征衣。
出岭同谁出?归乡如此归!(如此 一作:如不)
山河千古在,城郭一时非。
饿死真吾志,梦中行采薇。
孙权劝学
司马光〔宋代〕
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蒙辞以军中多务。权曰: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!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”蒙乃始就学。及鲁肃过寻阳,与蒙论议,大惊曰:“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”蒙曰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,大兄何见事之晚乎!”肃遂拜蒙母,结友而别。(即更 一作:即当)
千秋岁·数声鶗鴂
张先〔宋代〕
数声鶗鴂,又报芳菲歇。惜春更把残红折。雨轻风色暴,梅子青时节。永丰柳,无人尽日飞花雪。(飞花雪 一作:花飞雪)
莫把幺弦拨,怨极弦能说。天不老,情难绝。心似双丝网,中有千千结。夜过也,东窗未白凝残月。(凝残月 一作:孤灯灭)